首页

婉慈Icon足

时间:2025-05-29 11:56:17 作者:人类最早何时会用鲸骨制作工具?国际最新研究发现2万年前证据 浏览量:28341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北京时间5月27日夜间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可能早在2万年前已经会使用鲸骨制作工具。

  这些工具的发现,是目前所知人类最早使用鲸骨制作工具的证据,不仅有助于拓展人们对早期人类使用鲸类遗骸的理解,也展示出古代鲸类生态的一个侧面。

研究人员2022年在法国巴斯克伊斯图里茨洞穴进行的挖掘,发现了数十件鲸鱼骨制成的物品(图片来自Jean-Marc Pétillon, Christian Normand)。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介绍,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古代人类很可能将鲸类作为资源利用,但史前沿海考古遗址非常脆弱,且易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而重建人类与海洋哺乳动物过去的互动很有难度。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法国图卢兹大学Jean-Marc Pétillon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对北大西洋比斯开湾周边遗址发掘的83种骨制工具,以及西班牙圣卡塔琳娜洞穴的另外90件骨骼进行分析,他们使用质谱分析和放射性碳定年识别出这些研究样本的分类学特征和年代。

法国朗德省杜鲁蒂岩洞出土的灰鲸骨制大型投射器尖,年代可追溯至1.8万至1.75万年前(图片来自 Alexandre Lefebvre)。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研究发现,这些骨骼样本来自至少5种大型鲸类,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约1.9万至2万年前。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人类利用鲸类遗骸作为工具的证据。

  此次研究已鉴别出的鲸类物种,包括抹香鲸、长须鲸、蓝鲸以及露脊鲸或弓头鲸(这两个物种用该方法尚无法区分),这些物种至今在比斯开湾仍有分布。

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圣卡塔利娜遗址出土的须鲸椎骨碎片,年代约为1.55万至1.5万年前(图片来自Jean-Marc Pétillon, Eduardo Berganza)。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还发现了灰鲸的遗骸,该物种如今分布大多限于北太平洋和北极海域。来自鲸骨工具的更多化学数据表明,这些鲸类的摄食习惯与如今略有不同,暗示可能存在行为或环境变化。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他们这项研究发现,为人类最早使用鲸类遗骸(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提供了新的证据,也揭示了过去2万年里鲸类的生态变化。(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速度滑冰世界杯北京站开赛 高亭宇:本赛季要为米兰冬奥多拿积分

“上周开始,春菜销量同比增长3.5倍,‘咬春’在各大城市盛行。”美团消费研究院研究员陈滢钰告诉记者,为满足消费者“吃春”需求,美团小象超市在各地上新春菜及特色“本地鲜”品类,比如,武汉上线本地红苋菜、泥蒿杆等。

综合施策确保工业平稳运转

“开屏、推送、搜索、联想……这些流量都会单独切分,一一收费。”这名商家透露,流量推广涉及的项目琳琅满目。比如“直通车”,就是付费的搜索广告位,能让商品展示到搜索页面;“引力魔方”,能让商品展示在首页,让用户第一时间看到;还有“万象台”,不仅能根据平台已有用户画像进行推广,还能自动搜索目标客户进行不同的推广引导。

【讲习所·众行致远】“从钱凯到上海” 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向海而兴

而那批最早感受到偶像力量的孩子,早已开始了自己的征程,且在苏翊鸣正式成为“奔三的大人”时,给了他一份特殊的礼物——在“苏翊鸣效应”的影响下,一群十一二岁的山西单板滑雪小将已经站上“十四冬”的赛场。

甘肃武威“万人压沙”:荒漠中织起“沙漠魔方”

杭州12月9日电 中国外交部和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共同举办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对话会9日在杭州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发表书面致辞。

浙江湖州探路可持续发展

此外,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次还新设置中国古典学等专业;聚焦服务健康中国战略需求,落实体育强国建设部署,设置了体育康养、足球运动等专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